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小春虫
更新时间:2024-04-19 07:10:21

基本解释

  中国、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科学家在中国发现的这种存在于陡山沱期地层的小春虫化石是最早的两侧对称动物。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科学家了解两侧对称动物的起源,目前地球上大多数动物都属于两侧对称。

  分布

  中国贵州瓮安地区

  发现地层(stratum)→ 陡山沱期(doushantuo formation)

  食性(diet)→ ...

  典型体长(length)→ 200微米

  推测体重(mass)→ ...

  发现者(discoverer)→ jun-yuan chen et. al 2004

  命名者(first described)→

  jun-yuan chen et. al 2004

  简介(brief introduction)

  2004年6月4日,科学家认为从中国南部新发现的一个距今大约5.8-6亿年的动物化石可能是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动物的祖先。这是一种非常小、类似扁平头盔的动物,甚至肉眼很难发现,只能通过显微镜观察。这种动物化石只有200微米,还不及两根头发丝的宽度。科学家发现这种动物虽然很小,但具有口、内部器官以及其它结构。非营利性科学学会aaas将这一发现发表于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

  这一发现有助于研究人员深入理解复杂生命的演化并可能提供寒武纪动物物种大爆发的一些线索。多数动物的祖先都可以追述到5.4亿年前发生的寒武纪物种大爆发。新发现的动物化石生活在5.5亿年前。

  这种动物虽然很小,但其生物学特征则相对复杂。这说明,具有高度复杂遗传物质的动物在寒武纪物种大爆发之前就已经存在。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如此迅速的分化还是一个难解之谜。

  与大多数现代动物一样,寒武纪物种大爆发过程中产生的新物种体形都属于两侧对称,也就是身体分左右、前后,有口,有肛门。与此相对照,许多海绵和腔肠动物则属于辐射对称体形,也就是无论从哪个部位横切,都会产生两个镜像部分。

  各国发现

  中国、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科学家在中国发现的这种存在于陡山沱期地层的动物化石是最早的两侧对称动物。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科学家了解两侧对称动物的起源,目前地球上大多数动物都属于两侧对称。

  这10块保存精致的两侧对称动物化石发现于贵州瓮安前寒武纪陡山沱组瓮安含磷段,距今约5.8亿年。陈均远等将保存在这一含磷层内的动物化石称之为瓮安动物化石群。由于当前所发现的这类两侧对称动物的化石很小,只有0.2毫米;它所生存的时间又非常特殊,相当于我们地球"雪球事件"的严冬刚刚过去、早春刚刚来临的瞬间,于是陈均远等将这一古老的动物命名为"小春虫",并将这一最古老动物的种的名称献给了这一动物化石的产地--中国贵州。

  尽管这一古老动物个体很小,却保存了一对体腔、成对排列的感觉窝等两侧对称构造。这一动物由外胚层、内胚层和完全中胚层所组成,是迄今为止已知最古老的真体腔两侧对称动物的化石代表。这一动物消化道前端具有向腹部开口的口部和紧接口之后的咽道,咽道由多层构造的咽壁所包绕。这一动物构造的复杂性表明它已经处于成年期的发育阶段。这一化石的发现首次将两侧对称动物可靠化石记录的历史前推到了寒武纪之前4千万年。

  起源之谜

  真体腔动物的起源至今仍是科学之谜。这一古老真体腔动物化石的发现将为探索真体腔动物的起源提供重要的线索,它表明真体腔很可能是两侧对称动物的一个古老特征。

  这么小的动物就已经开始出现三胚层的构造,这一现象暗示了形成三胚层两侧对称动物所必须的发育程序发生的时间可能要早于形成大型个体生长程序发生的时间。小春虫复杂的身体构造同时也说明两侧对称动物发育阶段的基因工具包以及模式形成机制早在寒武纪之前4千万年已经形成。

  陈均远等认为,这一古老微型动物主要生活在浅水潮下高能带。这一地带由于水流和海浪极为活跃,这些大小只有0.2毫米的动物随时有被水流和海浪卷走的危险,因此这种动物类似于现生微型动物群,主要隐居在海底灰屑之间的空隙内,不仅可免受水流和海浪的骚扰,同时又方便获得生存所需的食物和养料,因为空隙内保存了大量生物递解所释放出来的可溶性有机质和有机质残屑。这一动物的口位于腹前端,紧接口之后具有一个发达的咽管,据此推断这一动物可能通过位于腹部的口在咽部肌肉的协助下以吮吸方式从周围吮取溶于水中或悬浮于水中的有机养料。陈均远等还认为隐居在岩屑空隙中并以吮吸来取食的方式很可能是一种古老的生态方式,而食草性和潜穴方式的发生时间要晚于以上的生态方式。

造字阁(zaozig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造字阁 zaozige.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5770号-208